德国地处中欧,领土面积35万平方公里,人口8180万。大部分居民生活在城市里或重工业区,居民大部分是基督教徒,其中天主教和基督教各占50%。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和贸易大国之一,其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三位。德国气候多变,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交替出现。广播、电视以及中小学教育都使用标准德语。除此以外,德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式建筑物、优雅的小城市风貌,更引起人们的种种遐想......
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和贸易大国之一,其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三位, 进出口贸易占世界第二位,仅次于美国,
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5,850美元,位于世界前列。德国是欧洲工业实力最强劲的国家,GDP占欧盟的三分之一;在全球贸易中,
欧盟占36.9%,而德国本身就占了欧盟的50%。德国人的收入远远高于法国、意大利、英国等,而消费水平则低于这些国家。作为欧盟的成员之一,德国已和其它成员国一样,于2002年3月1日0时,停止了原德国马克的流通,欧元成为其法定货币。
德语作为德国官方语言,属于印度日耳曼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,与丹麦语、挪威语、荷兰语及佛兰芒语,也和英语为亲属语言。德语是1亿多人的母语,以德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德国、瑞士、奥地利、列支敦士登等,世界上出版的每10本书中,就有1本是用德语写的。作为被翻译的文字,德语仅次于英文、法文,居第3位。而在将其它种文字译成德文方面,德语则占首位。广播、电视以及中小学教育都使用标准(高地)德语,因而所有的德国人都懂标准(高地)德语。德语也存在一些方言,并且各地方言差别很大,这些差异正随着新兴工业城市的建立、人口的不断流动以及频繁的变换工作位置而不断缩小。
德语在以下国家使用:
阿根廷、奥地利、巴西、比利时、德国、法国、哈萨克斯坦、加拿大、列支敦士登、卢森堡公国、瑞士、美国、纳米比亚、罗马尼亚、危地马拉、意大利、以色列、智利。
德语是德国、奥地利的官方语言,也是瑞士的4种官方语言之一,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。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西支。分布于德国、奥地利、列支敦士登,也是瑞士和卢森堡的主要语言之一。此外,法国的阿尔萨斯、洛林、苏联和罗马尼亚等国的德国移民区、以及美国的宾西法尼亚州等地也有少数人使用德语。使用人口总计约为1.1亿。目前德语翻译在中国居第三,仅次于英语翻译和日语翻译。
德语简介
德语分为高低德语(Hochdeutsh)和低地德语(Plattdeutsch)。高低德语是共同语,它采用了低地德语的某些发音规则,低地德语听上去更象英语和荷兰语。通用的书面语以高地德语为准。各方言之间的差异很大。高低德语和低地德语的语言分界线大致从德国西北部的亚琛起,向东经过莱茵河畔的本拉特、卡塞尔、马格德堡直到奥得河畔的浮斯腾堡,这条线以南是高低德语,以北是低地德语。
从5~8世纪,在日尔曼语中发生的第二次音变(也称高地德语音变)使德语从共同日尔曼语中分化出来,逐渐发展称为独立的语言。12~16世纪,由于德国经济、政治和文化的发展,以及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《圣经》德语译本和他的其他著作的传播,书面共同语开始形成。
现代德语标准音到19世纪才形成,有5个单元音:a、e、i、o、u,3个变元音:?、?、ü,这8个元音都有长音和短音;有三个复合元音:ei(ai)、au、eu(?u)。元音的长短区别是德语语音的重要特征。长元音和短元音具有区别词义的功能,如Staat(国家),Stadt(城市)。长元音的拼写标志可以是元音字母重叠aa、ee、oo、ie,也可以是再元音字母后加h作为长音符号,如ah、eh、ih、oh、uh、?h、?h、üh,也可以是在元音后加个辅音字母,如Bad、gut。短元音的标志是在元音后有重叠的辅音字母或两个以上的辅音,如Bett、Bild。元音e在非重读音节和前缀中大部分弱化,在后缀中和词尾中完全弱化。辅音的特点有:有7对清浊相对的辅音。浊辅音b、d、g在词尾时起清化作用,如:lieb、Feld、Tag末尾的辅音分别发成[p]、[t]、[k]。颤音既可发舌尖音[r],也可发小舌音[R]。
德语的词按语法功能分为10类:冠词、名词、代词、形容词、数词、动词、连词、介词、副词、感叹词。前六类有词形变化,称为可变词类;后四类无词形变化,称为不变词类。名词有3种性(阳性、阴性和中性)、4个格(主格、宾格、与格、所有格)和两个数(单数、复数)。在使用中,除名词本身发生某些变化外,主要依靠名词之前的冠词、代词、形容词和若干数词的变化来表示名词在句中的性、数、格。动词的变位包括人称、数、时(现在时、过去时、将来时、现在完成时、过去完成时、将来完成时)、语态(主动语态、被动语态)、语式(直陈式、命令式、虚拟式)的变化。动词不定式的词尾大多为en,少部分为eln、ern,根据起基本形态(不定式、过去式、第二分词式)变化时的词尾的不同和词干元音是否变换,可分为弱变化、强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动词。动词将来完成时在现代德语中已极少使用。
德语句子结构的特点:动词谓语为句子的核心,它要求各格的宾语或介词宾语和各种补语。在普通陈述句中,主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居句首时,谓语动词总是居第二位。如果谓语由两个部分组成,即由可变部分(时间助动词或情态助动词)和不可变部分(动词的不定式或第二分词)构成,则可变部分居第二位(在有些句子中居第一位),而不变部分居句尾,这是德语特有的谓语“框架结构”。句法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句中动词谓语位于句末,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是:连词或关系代词—主语和句子其它成分—动词谓语。
德语的词汇量估计为30万~50万。按其来源可以分为3种:1,继承词,指从印欧语和日尔曼语时期流传下来的词语及其派生词与复合词;2,借词,指在历史上从外族语吸收并已为德语同化了的词;3,外来词,指从外族语吸收而仍然保留原有特点的词。继承词和借词的重音大部分在第一个音节上,外来词的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或倒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音节上。词汇构成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派生与复合的手段,复合构成在德语构词法中最为普遍。两个以上的各种词类的词均可复合成一个新词。名词第一字母都要大写。
德语采用拉丁字母,有26个,其中元音a、o、u有变音形式?、?、ü。另外还有一个字母?作为短元音之后的ss的代用形式;?本是由手写花体小写字母s与z所组成,不算做新字母。瑞士德语已正式废除了?,一律用ss。x和y只用于拼写外来词。20世纪30年代以前,德语一直用花体字母,以后普遍使用普通的拉丁字母。
德语对世界文化有过明显的贡献。马丁路德所译的《圣经—新约》对现代德语共同语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。在他的启发下,用北欧诸语言所译的《新约》也在本国起了语言的规范作用。19世纪德国哲学提供了启迪人的心智的概念和术语,直到今天人们谈到哲学问题仍不得不用德文原词以明本义。德国的医学和化学长期领先,这也使德语成为这些学科的研究者必须学习的语言。
German(德国的)一词,在其它语言中有很多不同的形式,在德语中是deutsch,在西班牙语中是alemán,在意大利语中是tedesco,在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中是tysk。
|